山美酒探源篇:山水文化的恩賜
2019-10-30
近山而志高,臨水而聰慧。
——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祖亮語
山是男人,水是女人,山水兼有,剛柔合璧,陰陽合璧。常德這片形如蕉葉的土地,既有湖南的屋脊壺瓶山,又有全國聞名的洞庭湖,還有全省四大河流之一的沅水和澧水。秀麗的山水,培育出了秀麗的山水文化;秀麗的山水文化又培育出了上乘佳釀——德酒。在這里,不禁想起了著名作家沈從文對邊城水鄉麗色的描繪,著名畫家黃永玉對湘西北這塊土地的傾情,還有蜚聲中外的清代大畫家髡殘墨灑柳葉湖。如今載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常德詩墻留下的贊美常德山水風情的1000多首詩和長幅壁畫,都足以說明古今墨客畫人對常德的青睞。
有人說:江河湖海,最美在湖。如果湖邊有山,那么湖就顯得更為靈美,倘若湖邊有城,就顯得更為妖嬈。柳葉湖,一個有著千般柔情、萬種風韻的神奇之湖,她有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宋蘇軾)的嫵媚,卻又比之清麗;她有太湖“萬頃合天容,洗然無云族”(唐僧皎然)的壯闊,而又比之秀美;她有莫悉湖“淡淡青山小小舟,一湖水氣濕妝樓”(清袁枚)的俊俏,但又比之大氣。她似乎占盡了人世間江河湖海的靈氣,吮足了天底下山光水色的精華。
常德的山水文化成為德酒文化底蘊中的一族。這是因為秀麗的武陵山脈為沅水提供了優質水源,清澈的沅水成為了釀制德酒的不可缺少的原料。這正是好山好水,好水釀好酒。難怪有人說,離開了常德,就釀造不出德酒。在前些年的白酒大戰中,有人建議為節約運酒的費用,主張帶樣酒到買地勾兌,酒廠的領導把住了這個關,他們認為這種缺德損人的事不能做。幾十年來,他們不僅嚴把酒的質量關,還嚴把水的質量關。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梢?,山水是志士能人的注目點,也是德酒人的注目點。他們除了在嚴把用水關之外,在選用作為釀酒主要原料的高粱時,一般是選用東北高粱。有心人只要慢慢品味,德酒綿軟悠長的回味中帶有沅水的甘冽,芬芳四溢的曲香中帶有黑泥土的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