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酒業建廠60周年訪談錄之十三:大轉折2008
2019-10-30
編者按:
2009年,德山酒業營銷有限公司常德地區銷售額突破1億元,昔日的湘酒龍頭跨出了重振聲威的第一步。而這一步并不輕松。此前,德山酒業曾2次破產,信譽跌至零點。陳顥在大湖股份董事長羅祖亮的支持下,以“誠”為支柱,努力托起“德山”的明天。
人物簡介:
陳顥,男,1967年7月生于常德。常德市第五屆人大代表。2001年7月,任德山酒業副總經理。2007年7月德山酒業完成改制,陳顥任董事長、總經理。
就像是一部情節跌宕起伏的電影,2008年,德山酒業的前景似乎山重水復,除非主人公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使故事情節發生“驚天逆轉”,否則企業很難走向重生之路。
“我們的年銷售量一度滑落到3300萬,1000名員工近半數待崗。”而此時,在湖南省內酒類行業里,中等水平的企業年銷售量都達到了三、四個億,差距之大似乎不可逾越。于是,中層缺乏信心,員工工作消極,管理水平下滑,外加競爭產品圍追堵截和假冒產品的沖擊,銷售下滑明顯……種種情況嚴重打擊了供應商和經銷商的信心。一時間,生產所需的各種原輔材料供應不足,已生產出的產品形成積壓,銀行不愿提供貸款……“德山”陷入內憂外患之絕境。
“說什么也不能讓‘德山’再次倒下!”回憶起2008年扭轉逆境的種種艱難困苦,陳顥面色依然凝重。
“僅剩不到半年時間就是2008年春節,如果能在春節期間實現銷售量大幅提升,市場信心就會大振,‘德山’就有可能存活!”經過分析和估算,陳顥和他的團隊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制定了出擊2008年春節市場的具體目標和行動方案。大家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很快行動起來了。
從19歲開始進入商界打拼,陳顥一直以“誠”闖世界。特別是自2001年進入德山酒業以來,除了生意上的合作,在其他方面他也盡自己所能幫助合作伙伴,積累了很好的人脈和信譽。如今在德山酒業發展的關鍵時刻,他的這些無形資產開始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了提振市場信心,公司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與合作商家進行坦誠溝通。他們首先分批邀請經銷商和供應商到廠里參觀,讓客人一邊感受德山酒業60年堅持傳統工藝誠信釀酒的生產情景,一邊聽取陳顥親自介紹公司的發展規劃和面臨的困難。在此基礎上,陳顥還一個個登門拜訪供應商,再次向他們說明德山酒業的現狀,懇請他們確保德山酒業 2008年春節前后所需生產物資的供應,并立下軍令狀,保證春節前付清供應商的材料款項。
受德山酒業生產場景感染,為德山酒業美好前景吸引,也為陳顥及其班子成員的誠意所感,經銷商和供應商均爽快地表示與德山酒業共克時艱,共渡難關。
就在陳顥長舒一口氣的時候,有一個供應商打來電話:“顥總,預先供貨的事有點困難。”這個電話并不在陳顥的意料之外,畢竟做生意要有實力和信譽的雙重保障。他認真思考了幾天,又幾次專程拜訪那位供應商,站在雙方的立場向他仔細陳述了預先供貨的利弊,分析了德山酒業在春節前付清欠款的可行性,還制定了詳盡的還款計劃??吹疥愵椏紤]得那么周全,供應商最終打消了顧慮!
幾經曲折,德山酒業終于扭轉局勢,并在2008年1月下旬全面付清供應商的貨款,重新確立了德山酒業在商家心中的誠信形象,并為2009年銷售過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