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酒業建廠60周年訪談錄之九:人民大會堂之夜
2019-10-30
編者按:
1986年,德山大曲酒廠從沅江岸邊搬遷到常德市德山,擺脫了生產場地小、工作環境差等限制其發展的因素,有了進一步擴產提質的條件,從此走上新的發展之路。這是一次特別的鑒賞會帶來的積極結果。
人物簡介:
陳德銓,男,1945年1月生于江蘇江都。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1968年從西安交通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常德通用機械廠工作,曾任廠長。1984年當選為常德市市長;1988年常德市升格為地級市,陳德銓當選為副市長,主管工業;此后,先后任常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湖南省政府副秘書長、黨組成員,省經貿委主任、黨組書記,省政府黨組成員、經濟顧問。
1986年1月6日的夜晚始終在陳德銓的記憶里閃光。那天,任常德市市長的他和常德市的20多位同志一起,在時任副省長俞海潮的帶領下,把湖南的驕傲——德山大曲帶進了人民大會堂,介紹給了國家經委、輕工業部和國家釀酒協會的領導和專家。
“那天很熱鬧!朱镕基同志是當時的國家經委副主任,從東北出差趕回來;老領導嚴濟慈、廖漢生,大書法家方毅、舒同,還有邵華、伍修權同志都來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陳老一臉興奮。
“這是一次以德山大曲為代表的常德酒的鑒賞會,規模大,檔次高,好不容易才爭取到!”陳老說,當時全國的所有產品,能在人民大會堂辦鑒賞會的鳳毛麟角。
怎么想到要在人民大會堂開鑒賞會?陳老微微一笑:“一是進了人民大會堂能擴大知名度和美譽度,二是德山大曲本身有這個實力(接受檢驗)!”參加工作近40年,陳老的絕大部分工作經歷與企業有關,關注企業成長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是他的工作重心之一。
決定大力推動德山酒廠發展,源于1985年春天,當選為常德市市長不久的他到德山大曲酒廠的第一次考察。
“德山大曲我是久聞大名啊!大學畢業分配到常德通用機械廠工作,每次廠里有接待任務,如果上了德山大曲酒,我們就知道有重要人物來了!”陳老笑言,自己并不會喝酒,但有德山大曲還是會小酌一杯。
走上市長崗位讓他對德山大曲有了更深的了解。“德山大曲很受歡迎,可產量不大,省里、市里經常有人找我批條(買酒)。我到了建在沅江大堤邊的酒廠,一看場地很小,條件也不好,明白了這是制約德山大曲擴產提質的重要因素。”
怎樣解決呢?陳老想到,促進酒廠發展,要取得政策和資金的支持,首先要擴大德山大曲的影響力。他的想法得到俞海潮副省長的大力支持,經過一番艱苦努力,終于爭取到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鑒賞會的機會。
“我們舉辦了鑒賞會晚宴,宴會廳擺了15桌,全坐滿了!說明德山大曲還是比較受歡迎的!”那天晚上,陳老忙著接待來客,十分開心。也是那天晚上,陳老第一次見到了朱镕基總理。“當時他(朱镕基)出差了,飛機又晚點,我們以為他來不了,可還是趕來了。”陳老說。朱镕基走進會場的時候,陳老忙迎上去問:“請問您是哪位首長?”聽到回答“朱镕基”后,他趕緊請俞副省長來迎接。“朱總理不喝酒的,那天也喝了幾口德山大曲呢!”
陳老告訴我們,當晚氣氛十分好,整個活動進行了兩個多小時,德山大曲得到來賓的一致肯定。方毅、舒同還在邵華的提議下為酒題詞。“方老和舒老是書法大家,他們的墨寶非常珍貴!”
德山大曲的美名隨著四溢的酒香飄散,常德酒類行業也因此更受關注。之后,德山大曲酒廠獲批搬遷到常德市德山。人民大會堂之夜,為其打開了蓬勃發展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