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酒業建廠60周年訪談錄之四:一波三折
2019-10-30
編者按:
經銷商是連接生產商和消費者的橋梁和紐帶,是商品銷售渠道中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在德山酒業近60年的發展歷程中,經銷商同樣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他們在全國各地不遺余力的推介德山酒業,把厚重的德文化和上乘的湘酒帶到全國各地,在德山酒業60年風雨歷程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人物簡介:
王政東,男, 1968年7月生于常德市鼎城區。1992年畢業于原常德高等??茖W校食品工程專業,現為德山酒業湖南漢壽縣總經銷商。
在漢壽縣城區的一間倉庫里,一箱箱御品德山、金德山、德山大曲等德山牌白酒正被工作人員搬到貨車上,這批酒即將運往漢壽縣各個鄉鎮和各個店鋪。
看到這如火如荼的場景,陽光下的王政東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他自2002年開始做德山酒業漢壽縣總經銷以來,漢壽縣的年銷售額從不足80萬逐年增長到現在的600萬,他深知這場華麗的蛻變來之不易。
時間回到1992年,王政東大學畢業分配到德山大曲酒廠。在酒廠僅做短暫停留,他就隨當時的“下海”浪潮,勇敢地“停薪留職”去獨自搏擊商海。
1999年,一位從福建來湘做生意的林老板買了2萬元的德山大曲酒回福州做廠慶用酒。獨具風味的德山大曲受到了他公司員工的熱烈追捧,林老板于是一再要求德山酒業發貨,他要在福建做德山酒業的經銷商。德山酒業便召回王政東并派他到福建開拓市場,從此王政東開始了他一波三折的銷售歷程。
“其實一直以來我就想做銷售,所以當公司派我去福建開拓市場時我是分外的高興”,王政東躊躇滿志赴福建。開展工作2個月后,福建漳州一位黃老板對德山酒業生產的滴水洞系列產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德山酒業現場考察后立即簽訂了經銷合同。但是,由于這批滴水洞包裝是臨時設計生產的,貨物運到漳州后,正趕上潮濕氣候,紙質外箱很快便發霉了,嚴重影響了酒的外觀,這使得王政東在福建的銷售戛然而止。后來王政東又轉戰郴州、嘉禾,由于種種原因均以失敗而告終。
2002年王政東被公司分派到漢壽一展拳腳。德山酒業計劃將漢壽作為業務員直接操作市場的試點,任命王政東為漢壽總經銷,破例賒了20萬元的酒給他,并幫助他規范市場秩序、提升售后服務,使他很快站穩了腳跟,第一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50萬元。
同時王政東自己也有一套銷售法寶,“我做經銷商有一個特點,就是把客戶提出的合理要求當成‘圣旨’來執行,把服務做到盡善盡美”。坡頭鎮一位批發商2008年底進了一批德山酒,2009年突然改行不做了,并把店面轉讓給了別人。王政東二話不說把他銷剩的酒如數接收,并承諾只要是市面上的德山酒,不滿意可以隨時退換。當時大家都說他傻,他卻只是笑笑。兩個月后,該店面的受讓方主動找到王政東要求繼續經銷德山酒,并且一次性進貨1萬元,現在這家店已成了坡頭鎮的銷酒大戶。
市場逐漸打開了,漢壽銷售網點也從以前的幾十家增長到500多家。成績的取得,王政東卻認為更多的是消費者對德山酒業的認可,他說:“德山酒業作為常德的地方品牌,歷經60年風雨歷程,一直以上乘的品質深受消費者喜愛。漢壽縣酉港鎮50多歲的童老先生幾十年來就一直愛喝德山大曲,哪怕是去喝喜酒,他都會隨身帶兩瓶,為的就是在別人沒有準備德山大曲的情況下,他也可以隨時喝到。也正因為有這樣一群忠實的粉絲,才使我能夠快速打開市場。”
2008年以來,德山酒業一直穩坐漢壽縣白酒市場銷售第一把交椅。今年,王政東給自己定的任務是800萬,對于這個目標王政東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