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卷的來源和遷徙
2019-10-30
善卷為帝堯時人,帝堯曾讓位于善卷,善卷不愿擔任重職,南遷至湖南常德之德山及安化善溪一帶,也有說遷至江蘇宜興之善卷洞者。善卷被認為與許由、帝舜同族,當系東夷族,其后裔以善為氏。
第一節 善卷的傳說
在先秦古籍中,有許多關于善卷的記載和傳說,但都是零碎資料?!读凶?楊朱》云:“堯,舜偽以天下讓許由,善卷?!薄秴问洗呵?下賢》云:“堯不以帝見善卷,北面而向焉。堯,天子也,善卷,布衣也,何故禮之若此其甚也?善卷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驕也。堯論其德行達智而弗若,故北面而問焉,此之謂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禮賢?!备哒T注:“善卷,有道之士也。堯不敢以自尊,北面而問焉?!碑呫渲^:“善綣,《莊子》作善卷?!雹偈Y維喬等說:“《廣韻》善字注:‘《呂氏春秋》云:善卷,堯師?!淳J,卷古通?!堵肥?有虞氏》作‘單卷’,《莊子?讓王》、《淮南子?齊俗篇》、《列子?楊朱篇》及《高士傳》亦皆作‘善卷’?!雹诙秴问洗呵?本生》高誘注:“古人,謂堯時許由、方回、善卷,舜時雄陶,周時伯夷,漢時四皓,皆不肯富貴者。高位實疾顛,故曰‘重生故也’。善卷能使帝堯讓位,不論是真讓位還是假讓位,都足以證明善卷是中原地區之強大部落的領袖,所以才能在部落大聯盟中有資格參加部落大聯盟的大酋長即帝位的競選,否則,就算再聰明再賢良,也恐怕難被列為選舉對象。但堯、舜時,原始公社制已日趨崩潰,私有財產積累已日益普遍,對大酋長權位之爭奪也成為常事,故所謂堯、舜、禹的禪讓美德傳說,如果揭去其偽裝面紗,則其內幕可能是互相殘殺,而在激烈的競爭下才取得了部落聯盟大酋長職位的,如舜囚堯,禹逐舜,啟殺益這些傳說,也許是歷史的真實面貌。不然的話,《列子?楊朱篇》就不會說“堯、舜偽以天下讓許由、善卷?!焙镁秃迷谶@個“偽”字,道破了堯、舜的內心世界,即善卷部落的強大勢力,已引起堯舜的關注,而不得不向善卷提出讓他來繼承部落聯盟大酋長的職位。大概因善卷沒有取得這個職位,成為競爭中的失敗者而率領部落向南退避,也猶如驩兜、丹朱、饕餮、三苗等部落那樣的命運,被堯、舜驅出中原而奔向南方。故《淮南子?齊俗訓》說:“許由、善卷非不能撫天下、寧海內以德民也,然而羞以物滑和,故弗受也?!敝该魃凭肀緛硪彩怯心芰y治天下和安撫百姓的,因心中知道堯、舜讓位是圓滑的裝作,是個騙局,所以他不愿接受這個職位。
而《莊子?讓王篇》則以舜讓位善卷,而不是堯讓位善卷,大概是善卷是堯舜之間的人,堯曾拜他為師,也曾讓位給他,舜即位時也曾讓位給他,則善卷年齡應比堯、舜更大?!蹲屚跗份d:“舜以天下讓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處?!笔瑁骸靶丈?,名卷,隱者也。處于六合,順于四時,自得天地之間,逍遙塵垢之外,道在其中,故不用天下?!薄夺屛摹芬钤疲盒丈?,名卷。則善卷為善部落首領無疑。其“去而入深山,莫知其處”,正是善卷率領善部落向南方高山森林地帶遷徙的史實?!肚f子?盜跖篇》載:“善卷,許由得帝而不受,非虛辭讓也,不以事害己。此皆就其利,辭其害,而天下稱賢焉,則可以有之,彼非以興名譽也?!笔瑁骸吧凭?,許由被禪而不受,非是矯情于辭讓,不以世事害己也,斯皆就其長生之利,辭其篡弒之害。故天下稱其賢能,則可謂有些避害之心,實無彼興名之意?!贝嗽捦耆莱錾凭碇皇艿畚?,并非不想當帝,而是當時環境與條件不允許,為了避免遭到其他強大部落的妒忌和危害,防止再被篡弒之害,所以辭其帝位而率部南遷,這是他不得已的做法。
皇甫謐《高士傳》更詳細地整理出善卷傳。他說:“善卷者,古之賢人也,堯聞之得道,乃北面師之,及堯受終之后,舜又以天下讓善卷,善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從之,不賞而民勸之,天下均平,百姓安靜,不知怨,不知喜。今子盛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調五音之聲以亂民耳,丕作皇韶之樂以愚民心,天下之亂從此始矣。吾雖為之,其何益乎?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處?!痹诠糯?,善卷被當作一個典型的清高隱逸的賢人,不慕榮利而受到稱頌。而善卷亦作善綣、單卷,善、單音通,卷、綣字音皆同。
第二節 善之名義
善,《說文》:“吉也,從言從羊,會意,與義、美同意?!弊膹难詮难?。按善、義、羑、句四字,疑皆從祥省,善從言聲,箍文從二言也③?!秶Z?晉語》“善德之建也?!薄蹲髠鳌烦晒辏骸胺蛏?,眾之主也?!毕骞辏骸吧迫?,國之主也?!闭压辏骸肮B三德為善?!薄睹献印罚骸翱捎^善?!薄对?桑柔》:“覆背善署?!庇帧遁d馳》:“女子善懷?!薄墩撜Z》:“求善賈而沽諸?!薄稇饑?秦策》:“齊楚之交善?!逼渥⒔灾^善為大、多、好、美、親密、惠、優等美意。
按善乃以羊置于土臺上祭神,似兩人捧全羊獻于祭壇的象形文字,以后衍生了善人、慈善、仁善、美善、善后、善良、厚善等優美的詞語。善字在周、春秋時的青銅器銘文中常見,皆以善為美好,故在祭羊之后,氏族之人每人都可分得一份胙肉羊肉,這是當時最好的肉食美餐,善字旁后人加月為“膳”,而演變為膳食之義?!稄V雅?釋器》:膳,肉也?!锻跄顚O疏證》:膳之言善也?!吨芄?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鄭注云:“膳,牲肉也?!?少儀》云:“為已祭而致膳于君子曰膳,謂致祭肉也?!眲t膳乃由善衍生而來。即致祭肉之謂,故善、膳,實通用?!秲x禮?士相見禮》:“偏嘗膳?!薄抖Y記?王藻》:“膳于君?!弊ⅲ骸懊朗骋??!薄秴问洗簛?上德》:“太子祠而膳于公?!弊ⅲ骸半阎??!笔巧朴兄录廊?、美肉食、胙肉(即參加祭祀者每人都分一份胙肉)、請客嘗美肉等含義。而善、膳通用,如《儀禮?燕禮》:“主人酌膳,注:君物曰膳,膳之言善也?!薄吨芏Y?序官?膳夫》注:“膳之言善也,今時美物曰珍膳?!?/p>
周王又專設膳夫之官以掌御廚,《詩?十月之交》:“仲允膳夫。箋:膳夫,上士也?!薄蹲髠鳌烽h公二年,“以朝夕視君膳者也?!弊ⅲ骸皬N膳?!鄙欧蚬俾毑淮?,不過是上士級別,但地位卻很重要?!吨芏Y?序官?膳夫》載:“膳夫掌王之食飲豕膳羞,以養王及后、世子。凡王之饋,食用六谷,膳用六牲?!彼^用膳有六牲系指牛羊豕犬雁魚。④周、春秋時期的諸侯很重視自己的膳食享受,也設膳人之官,還鑄專烹牲肉的膳鼎如“魯司徒元作善鼎”、“郝伯肇作孟妊善廬”、“郝伯祀作善廬”等等。諸侯掌管膳食之官也叫膳夫,權勢很大,財物也多。
近代對善字的解釋,林光義云:“《說文》云: 吉也,從誩羊,此與義美同義,按言美為善,羊美省。二言者相善之意,與競義反?!雹莞咛镏抑苤^:善與義美同義,隸省作善,善吉義,近君子之言為吉,其嘉祥者謂之善也。⑥善者,言之健全者也。楊樹達說:“余謂善蓋假為膳?!倍鹞纳品蚨ψ魃?,不作膳,以善為膳,與此銘文正同也?;蛟唬荷谱謴难?,乃膳之初文,從肉作膳者,乃后起加形旁字。凡會意字加形旁,必犯重復。此加肉旁,與羊義復說亦通?!雹咚咕S至認為:善夫為出納王命,似與宰職相同,古書中于膳夫、膳宰、宰夫等職常相混用,此亦可證彼等古本同職。膳宰亦通稱宰夫。如《左傳》稱膳宰屠蒯,而《檀弓》云蕢也,宰夫也?!蹲髠鳌贩Q宰夫靦熊蹯不熟,而《公羊傳》云膳宰熊蹯不熟,是其確證。膳夫亦稱膳宰,《玉藻》云:皆造于膳宰?!秶Z》云:膳宰不致餼,是也,韋昭注:膳宰掌賓客之牢禮,以宰夫職釋膳牢,皆由后世膳宰通稱宰夫不能辨別,遂誤合為一(以上引胡匡衷之說)。案胡說是也,又引孫詒讓之說云,其他彝銘所見亦大致如是,如《大毀》云:王命善夫 曰:奔癸,曰余既錫大乃里?!洞蠖Α吩疲和鹾羯品蝌f召大,以厥友入攻?!缎】硕Α吩疲和趺品蚩松崦诔芍苓y正八師。皆是也。按《師晨鼎》銘小臣、善官、官犬,皆師晨之家臣,其系屬自不可與王官同論。⑧可見師晨乃大夫,大夫的家臣也設膳夫之職,則周王、諸侯及大夫都有膳夫。張亞初、劉雨認為:膳夫又名膳宰,這是西周出現的新官職,從我們所收集的這十多條銘文材料看,它出現的時間在西周中期,西周前期還沒有發現。膳夫的最初的最基本的職能是掌管王的膳羞以及祭祀宴享時有關膳食的事項。后來,由于這些人處于君側,與周王關系密切,成為國王的親信,逐步超出了他們原來的職掌,而經常參與一些政務活動,地位日益顯得重要起來。⑨其說很對,但謂膳夫官職起于周代中葉則尚需商討。我認為膳夫一職,源于東夷族善人,因擅長于烹飪,使原始社會的把肉食煮得半生半熟尚帶有血腥膻臭的氣味,經過加一些姜、蔥、蒜、梅、漿、飴糖等香料和作料,再經過煎、煮、烹、蒸、炒、炸、熬、燉、烤、燒等用火熟肉的烹調技術,把肉類加工成香美可口而營養豐富的食品,自然博得王侯貴族們的奢侈嗜欲。這些膳夫自然也受到王侯們的寵愛而逐漸成為有權勢的重臣。如商湯即因擅長烹飪聞名,傳說也以擅長烹飪而為殷高宗之相,可見膳夫在古代社會的重要性。故善部落首領善卷,便受到堯、舜器重,兩次被作為帝位禪讓的對象。以后善人在夏、商時長期以這個烹飪職業世襲膳夫之職,只是到周代時,才被其他族人所取代,但膳夫之名不變。
第三節 善卷南遷
善卷的始居地,當與東夷人發源于燕山相近。其地隋置善陽縣,遼改鄯善縣,在今山西朔縣,與烏夷的應、霍、飛廉、燕相鄰。而朔縣西的右玉縣南,漢置善無縣,北魏升善無郡,亦應系善人的分布地而得名。
到唐堯、虞舜時,善人首領善卷已南遷至今河南??h的枉人山。即善化山。有虞氏的一支帝俊居??h。帝俊是帝舜的親族,與帝舜所居的濮陽之雷澤、歷山相鄰,這樣,帝舜才有可能就近拜善卷為師,欲讓位給善卷。善化山東??h西北二十五里?!端涀ⅰ罚骸颁克畺|北逕枉人山東?!薄对涂たh志》云:“俗言紂殺比干于此,故名?!彼^俗言,連《元和郡縣志》主編者杜佑也不敢作為信史,善卷南遷之湖南常德市南德山下也有枉水、枉渚,不是比干所到之地,為何又以枉為名?原來,枉、卷乃一音之轉,正因善卷所居故叫枉人山,實也即卷人山,故枉人山又叫善卷山,常德善德山下有枉水、枉渚,乃善卷南遷時以善卷部落命名地名之故。卷之名可能與善卷長于綴衣裳綣布而得名。
以后,約在夏商時期,善卷經安徽盱眙縣東北的善道南遷,這一帶正是東夷族分布之地?!蹲髠鳌废骞迥辏骸肮拭汐I子、孫文子會吳于善道?!鄙频滥舜呵飼r吳國之邑,所謂道乃中原指少數民族居地的地名。吳為周王室親族,故以善人曾居過之地稱善道。
善卷再南遷至江蘇宜興西南五十余里的善權洞,其地又作善卷洞,權、卷音相通,應作善卷?!兑伺d縣志》引《慎子》云:堯讓許由,舜讓善卷,皆辭天子而退為匹夫?!鄙凭肀芩吹亩U讓而跑到宜興的善卷洞來隱居,因此得名善卷洞。
湖南長沙,在宋代曾因其他有善化港、善化驛、善化橋而分置善化縣,這個善化縣或與??h之善化山有聯系,即為善卷遷此而得名,可能由宜興之善卷洞西遷而來,但這個善卷已不是舜時的善卷,乃是歷代善卷部落的酋長都以善卷為名稱。所以,以后善卷之名應是善卷部落及其首領和人民的總稱。
常德之得名乃起于市南之善德山,又簡稱德山。在市 區東南十五里的德山區,北瀕沅水,孤峰突起,王萬澍《衡湘稽古》卷二善卷“武陵枉山,其上有善卷之壇?!眲t善德山又叫枉山,與??h的善化山又名枉人山一樣,枉水一名滄溪。滄溪,發源于常德縣南金霞山。東北流經善德山西 麓而注入沅水,《楚辭?九章》:“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薄端涀ⅰ罚骸巴麂緰|里許,便得枉人山?!薄对涂たh志》:“善德山,本名枉山。開皇中,刺史樊子蓋以善卷嘗居此,改名?!薄睹饕唤y志》說:“善德山有白龍井,道書第五十三福地?!比螘P《湘州記》亦說:“枉山,在郡東十里?!惫艜r善德山上建有善卷祠以祀善卷,據《善卷祠記》載,漢儒董仲舒原語云:“堯舜德積而身尊,善卷德積而名顯,善在是則堯舜之道在是,堯舜之道在是則善亦在是?!比寮野焉凭淼娜似返赖峦瞥鐐渲?。
因隋代朗州刺史樊子蓋慕卷之德,改枉山為善德山,名壇宇曰善德觀。?輥?輮?訛到南宋時,大理學家朱熹尤推崇善德,大加宣贊說:“先生之道不可一日無,茍得之以致君,則可使是君為堯舜之君;茍得以澤民,則可使是民為堯舜之民?!?輥?輯?訛史學家李燾作《善卷祠記》中說:“先生之道不可一日泯也,興者其常也?!辈⑹觯骸霸谖页笾邢榉?宋真宗年號)以詔加先生之封祀之,政和(宋徽宗年號)則賜號曰‘遁世高蹈先生’。淳熙(宋孝宗年號)五年則巽巖(李燾之號)作《善卷壇記》。又對善卷作贊曰:“德山蒼蒼,德流湯湯,先生之名,善積德彰?!敝祆?、李燾都是治經史講理學的南宋大師,他們很尊重歷史,如果不是善卷曾經遷居常德之善德山,他們是決不會如此頌揚善卷的。
宋徽宗政和七年三月,升鼎州為常德軍,以后置常德府、常德縣。常德之名源于善德山,蓋常德與善德古音相通,政和間已追崇善卷,則改鼎州為常德軍當與此有關。
雷學淇《介庵經說》卷三詩說?江漢常武二詩一事:周宣王命召公平準夷。常武,美宣王也,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為戒。又指出常武是專言徐夷。徐夷在今江蘇徐州及安徽泗縣一帶,絕不是指湖南常德,故《詩序》的常德與常德軍、常德府、常德縣的得名無關,常德之名源于善德山,因善德山之名又源于善卷居此。
《清一統志》卷二百七十六長沙府載:善溪,在安化縣東北一百八十里,源出常德府武陵縣,南流入資江?!栋不h志》謂善卷曾至此而得名?!跋鄠魃凭碓[此”。光緒《湖南通志》卷三十九地理三十九陵墓四辰溪縣:“古善卷先生墓 ,在縣西南,宋時封塋立祠。墓在縣西南龍溪觀。大酉山嶺有善卷墓 。又卷十一地理十一水道三;善溪源出安化縣二都。武陵、桃源二縣之插合嶺 ,至鲇魚洲流入資水。辰溪之善卷墓 。安化之善溪,都在常德的南部,皆因善卷至此而得名。那么,常德、善德山之得名,當也因善卷居此之故了。
至于今廣西玉林市北七十里,唐曾置善勞縣,又于附近置善文縣,當也與善卷有一支南遷至此有關。
善卷之后為善氏,《姓源》載:“《呂氏春秋》有善卷,為堯師,后因氏?!蓖龊觾瓤?,五代時有善友,《續通志?氏族略七 》載:宋有善辰、善召,俱進士。元有善慶,嘉興縣丞。明有善養,肇慶同知。
又另有膳氏,為周代膳夫仲允之后。
節選自《東夷源流史》
【注釋】
?、佼呫洌骸秴问洗呵镄WC》。
?、谑Y維喬等:《呂氏春秋匯?!?。
?、壑祢E聲:《說文通訓定聲》乾部第十四篇。
?、軐O詒讓:《周禮正義》。
?、萘止饬x:《文源》。
?、轠日]高田忠周:《古 篇》卷53。
?、邨顦溥_:《積微居金文說?取它人鼎跋》。
?、嗨咕S至:《兩周金所見職官考》,載《 中國文化研究匯刊》第7卷。
?、釓垇喅?、劉雨:《兩周金所見職官考》 十、宮廷類官,2,膳夫。
?、狻都尉?常德府志》。
《光緒?德山志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