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第一濃香酒——德山酒(專題片解說詞)
2019-10-30
【引言
常德自古便是“川黔咽喉、云貴門戶”。這里德山、河洑山、太陽山三山拱衛,沅江、穿紫河、柳葉湖水乳交融。這山、這水賦予了常德絕佳的小氣候環境,成就了常德“酒鄉”的美名,成就了瀟湘第一濃香酒——德山大曲,成就了中國馳名商標企業——德山酒業。
【第一部分:從城頭山來——德山酒之淵源
中國是世界酒的發源地之一,而座落在北緯30度的常德,其悠久的釀酒歷史堪稱中國之最。
常德澧縣城頭山遺址是中國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古城址。這里出土的多件酒器和大量古稻,證明常德地區早在6000多年前就已經掌握了成熟的釀酒技術,飲酒相當普遍。新中國成立前,常德城鄉遍布釀酒作坊和酒肆。1952年,由常德城區72家私營釀酒作坊公私合營建立的國營常德酒廠正式掛牌,成為與茅臺、五糧液等老牌酒廠同時成立的新中國第一批國營酒廠。1959年,具有湘派濃香典型風格的德山大曲在常德酒廠研制成功。1963年,德山大曲作為湘酒代表參加第二屆全國評酒會,被評為國家優質酒,奠定了其“瀟湘第一濃香酒”的尊崇地位。從此,德山大曲開始在全國市場嶄露頭角,行銷大江南北,受到消費者的交口稱贊。常德酒廠也于此后不久更名為德山大曲酒廠。2010年,德山酒業被評為中國白酒行業百強企業;2011年,“德山”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第二部分:秉善卷之德——德山酒之精神
德山酒業座落在久負盛名的德山,以“德山”為企業名稱和注冊商標。
德山,古稱枉山。據古籍記載,古先賢善卷先生居此地,倡人德,重教化,啟民智,耕讀化人,仕民共仰。以致堯要拜他為師,舜要讓天下于他,善卷因此被稱為“帝者師”而名聞天下。漢代大儒董仲舒推崇善卷:“堯舜德彰而身尊, 善卷德積而名顯?!彼宄手荽淌贩由w仰慕善卷之德,改枉山為善德山,后簡稱德山至今。宋代《善卷先生祠堂記》有言:自堯舜以來,踐先生之遺跡,頌先生之高風,使貪者廉,懦者激,成為社會風氣。民謠“常德德山山有德”即由此而來。
千年飛逝,善卷老先生已乘白鶴去。但善卷之道卻從德山出發,衍化成堯舜之道、孔孟之道等,最終匯入到中華主流文化的滔滔洪流之中,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生長于斯成長于斯的德山酒業,以善卷之道為企業文化之精髓,一貫堅持以德釀酒、誠信經營,終以“中國德文化代表品牌”獲得了消費者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
【第三部分:傳古法技藝——德山酒之釀造
德山酒古法釀造技藝包括引水、選料、制曲、發酵、儲存等環節,上百道工序均屬手工技藝。
“水為酒之血”。德山酒釀造之水為善卷古井天然井水,源自德山地下,脈承沅江秀水,明如鏡,甘如露,清如冰,碧如玉,被譽為“泉如湛露勝天漿”。以此釀成的德山酒,清花亮色,酒體醇厚,口感綿軟,香氣濃郁,余味爽凈,回味雋永!
“糧為酒之肉”。德山酒業制定有一套嚴格的選料標準,只有淀粉、水分、外觀等質量指標符合標準的優質五糧才能作為釀酒原料。
“曲為酒之骨”。德山酒的制曲工藝直接沿襲古法,制曲原料為上好小麥,色淡黃,形態整齊,顆粒飽滿,無霉變、蟲蛀,淀粉含量不低于65%。采用人工踩壓,碼垛發酵,手感控溫,目辨成色,自然接種,經過6個月以上方可投入生產,具有麥曲特有香味。
德山酒業的發酵窖池是湖南迄今保存最悠久的老窖池,并采用獨特的“老泥醒窖”工藝對其進行保養和培育。這項技術孕育出的優質菌群,能有效地改善窖池環境,提高酒質。
“酒是陳的香”。德山釀酒師傅秉承傳統摘酒要求,將原漿酒液精分為12個等級,用優質陶壇長期儲藏于深入地下十多米的老酒庫中,使酒體更加老熟醇厚,醇香雋永。
2012年,德山酒古法釀造技藝被列入常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有中國著名釀酒專家、國家白酒評委、德山酒業首席釀酒大師鮑沛生夫婦帶領的各位傳承人的悉心指導和傳授,德山酒古法釀造技藝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必將不斷發揚光大,造福于民。
【第四部分:結旅游之緣——德山酒之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工業旅游以超乎人們想象的加速度進入了中國百姓的視野。德山酒業的白酒生產基地和完整的生產流程、品牌的厚重積淀、公司的創業史等已形成了獨特的旅游資源,具備發展工業旅游的堅實基礎。為此,德山酒業提出了建設“中國德山酒文化博覽園”的一攬子計劃。在省市兩級旅游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該計劃實施僅一年多時間,德山酒業就獲評為省級工業游示范企業,一批又一批游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建設中的中國德山酒文化博覽園覆蓋整個德山酒廠,包括酒文化廣場、酒文化博物館、古法釀造生產線、游客品酒體驗中心等。在這里,游客可以飽覽常德源遠流長的酒文化,品讀德山酒業的創業歷程,盡情享受德山美酒的醇香。
【尾聲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今天,德山酒業正以嶄新的形象和獨特的定位進軍全國白酒市場,用飽滿的激情去續寫中國湘派白酒的輝煌篇章!